十一五期间,齿轮行业的成绩不容小觑,但是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整个装备制造业大发展的依托下,未来五年内,齿轮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引人注目。
2011年7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公布《通用零部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》,对于齿轮产业,做出了明确规划:未来5年内,齿轮市场的分布情况是:汽车齿轮约占40%,其他车辆齿轮约占25%,工业齿轮占35%;其中,出口约占15%。规划预测,2010年,齿轮产品的销售额为1460亿元,预计到2015年,这一数字将达到2940亿元,翻了一番多。齿轮产品的出口潜力持续增加,预计十二五期间,齿轮产品的出口增长率约为10%,预计2015年,出口将达到约50亿美元。
与此同时,规划还进一步强调。十二五是高端零部件发展的关键时期,要求行业瞄准世界先进水平,务求实现高端发展。具体说来,就是发展超大型、长寿命齿轮及传动装置,包括三个方面内容:
一是重点研发的产品和技术,主要集中于风电、核电、采煤等领域,特点是大功率、长寿命、抗疲劳、系统性;
二是重点需求的材料,旨在提高齿轮钢抗内氧化能力、大幅提高齿轮寿命,形成有中国齿轮材料特色的系列钢种;
三是重点突破的制造装备与工艺,包括节能环保干切技术和装备、全新产品开发试验技术及装备等最新工艺和装备。
对于齿轮行业的区域性发展,规划也做出了详细描述,十二五期间,支持江苏汽车、农机、工程机械齿轮,重庆汽摩、风电、船舶和轨道交通齿轮两个地区发展成200亿元特大型齿轮制造基地;推进辽宁大连、浙江、天津等建成大型齿轮传动装置配套制造基地。